温馨提示:以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声明:以下内容并不违反“建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之规定。
与灯初相识
那是一盏仿民国时期风格的台灯,也叫“银行台灯”。绿色灯罩、白色灯泡、拉绳式开关、古铜色底座和连接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功能。这样一盏台灯在如今看来并不具备很高的“性价比”,所以单就这盏台灯而言,刘住并没有多么喜欢,但因为是陶情依送给他的,而他喜欢她,因此这盏台灯在他的心目中也就有了不一般的地位。
一开始,刘住觉得这盏台灯在充满现代设备的房间里显得格格不入,之所以还将它摆在桌上,也只是出于对陶情依的思念。但当他知道他们之间再也没可能后,他便将这盏台灯连同对她的爱一起收起来。可在这之后,他总感觉桌上缺点什么。于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将束之高阁的台灯重新摆在桌上。
后来,刘住渐渐发现,自己不知从何时起,竟有些离不开这盏台灯了。
在白天,这盏台灯的存在仍然略显突兀;可到了晚上,这盏台灯被点亮时,却显得如此优雅、美妙、韵味十足。
白色灯泡发出的淡黄的灯光好似朝阳一般,炽烈中透着清新;又如夕阳一般,柔和却不失灿烂;还如月光一般,皎洁、素雅。灯罩如宝玉般通透、无瑕。从远处看去,它就像黑暗中的一颗长条形的夜明珠,将半片房顶映上一片淡淡的绿色。灯绳、连接杆和灯座则适时地收敛了自己的存在感。虽然它们还在那,但并不会引起注意。就像映衬鲜花的绿叶、根茎和泥土。
夜晚,刘住偶尔会点亮这盏台灯,用手轻轻抚摸着翠绿的灯罩、凝视着通透的绿光穿过指缝、感受着这有些不真实的美。不知不觉间,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他自己都没能察觉到的微笑。
他曾在这盏台灯下阅读、写作、思考、发呆,尽情享受着这份独属于他的美妙的静谧。即便楼上偶尔传来脚步声、门外偶尔传来谈话声、窗外偶尔传来雨声、甚至雷声,都丝毫影响不了这盏台灯带给他的静谧。
每当他遭受挫折时、每当他疲惫不堪时、每当他感到孤独时,他总会坐在这盏台灯前。虽然台灯并不能为他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却能让他感到放松,从而得到片刻的宁静。
此时的这盏台灯对刘住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盏台灯,而更像是一位随时愿意倾听他诉说心事的挚友。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其中一位客人看到这盏台灯后,便问刘住,这盏台灯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来历。刘住说这是前女友在网上买来送给自己的。对方表示不信。刘住很疑惑,问对方为什么。对方说这盏台灯做工非常精致,不像是网上随便能买到的货色,而且从工艺上看,也不像是现代工艺,倒像是民国时期的,估计是花了很大的价钱从哪位收藏家手里搞到的。
被对方这么一说,刘住也开始觉得有些蹊跷。现在市面上的台灯种类繁多、功能丰富,其中也不乏少数设计得极为别致、优雅、符合现代审美的台灯,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像这样的台灯。这盏台灯的做工如此精致,却没有任何多余的功能,连一个商标、一个文字都没有,绝不会是一般的日用品。
为了弄明白这盏台灯的来历,刘住回想了一下五年前陶情依把这盏台灯送给他时的场景。
那一天是他们在一起半年后的某一天。刘住本以为那一天本没什么特别,就像他们曾经度过的每一天。如果那天不是她带来了这盏台灯,如果那天不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他不会记得这一天发生过的任何事。可事实上,这一天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想忘也忘不掉。
似有离人去
“这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听到敲门声,刘住打开门,见到手里抱着木盒子的陶情依正站在门外。
“台灯,送给你的!”陶情依一边说,一边往门里走,并将手里的箱子递给刘住。
“台灯?怎么还是用木盒子装的,像古董一样,这是哪儿来的?”
“你问题怎么这么多?这是我网上看到的,觉得很漂亮,特意买来送给你的!不喜欢是吧?给我,我拿去扔掉!”
“哎,别。喜欢,喜欢。”
刘住打开木盒,见到了这盏台灯。它确实非常精美,以至于他甚至怀疑这是否只是一件艺术摆件,并不能真正被点亮。他决定试一试,将台灯放在桌上,插上电源,拉了一下灯绳。台灯亮了。
“哇~居然能点亮!”刘住惊喜地叫出了声。
“你是不是傻?台灯不能点亮,那还叫台灯吗?”
“这倒也是。不过我总感觉这盏台灯,还有这个木盒子,好像都很有年代感了。哎等等,你说网上买的,怎么这木箱上没有快递单?哪家店买的,我想看看这家店什么来头。对了,这个台灯多少钱啊?”刘住一边欣赏台灯,一边说着话。
“你问题怎么这么多?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仿的,快递单撕了,哪家店不记得了,288块钱……”“我送给你台灯,这盏台灯怎么样重要吗,重要的是我的心意好不好?你问来问去,问这么多都是关于台灯的,我这站半天了,你也不问问我累不累、渴不渴。我送你东西,你连句谢谢都没有,就一直盯着台灯看!”
“好啦,宝贝,我错啦,我不问了。你送的东西,我都喜欢,谢谢宝贝!”刘住站起身,抱住陶情依。她也紧紧地抱着他。
陶情依的身体微微颤抖、眼泪像瀑布一样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浸湿了刘住的肩膀。他能感受到这一切,他知道此时的她正强忍着哭声。但他什么也没问,只是轻轻地拍她的背,用这种无声,默默安慰着对方。
就这样过了许久,他们才慢慢放下紧紧拥抱着对方的双手。陶情依匆忙擦掉未干的泪痕,生怕被看见。刘住也识趣地装作若无其事。
“你先休息一会吧,我去买点菜准备做饭,做好了叫你。”刘住说着,换了鞋准备出门。
“等等!先别走……”
“怎么啦?”
“我,也没怎么,就是想和你多待一会……”
“好,等我买完菜回来,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听话,我走了,一会儿见。”
陶情依还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出口。
然而,半小时后,刘住买完菜回到家中,却没见到陶情依的身影,只在那盏台灯的底座下方发现一张纸条,上写着“与君同船渡,达岸各自归。”
愣了一会后,刘住尝试拨打陶情依的电话,而系统提示该号码为空号。
在刘住看来,他和陶情依之间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他们的恋爱平淡得几乎找不到任何可圈可点的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不过是一场还算偶然的相遇、一段两厢情愿的交往、一次猝不及防的分手。
对于这次分手,刘住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不愿意往那方面想。陶情依身材又好、人又漂亮,追求她的男人一定不少。而且那天,她突然送给自己一盏绿色灯罩的台灯、他们拥抱时她的无声哭泣、她的欲言又止、她的不辞而别,似乎都是在暗示他,她出轨了。
女友出轨让刘住很难过,但她的离开让他更难过。此时的他更希望陶情依能回到他身边。无论她做了什么,他依然爱着她。他相信,她也同样爱着自己。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当看见这盏台灯,刘住总会想起陶情依,想起他们相遇时的场景、在一起时的场景,以及她把这盏台灯送给他、他们对话、相拥,以及最后她消失的场景。
一开始,刘住觉得陶情依是因为觉得自己犯了错,不知道怎么面对他,所以才躲起来。他尝试过各种方法去寻找她的下落,但一直以来一无所获。后来,他渐渐认为,她应该是找到了更好的归宿,不希望自己去打扰她现在的生活。他也就渐渐地放弃了寻找。对他来说,她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又像是从来没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一样。
灯心似我心
以往每次回忆起那段经历,刘住都把关注点放在了陶情依身上,忽略了当时的一些细节。
刘住找出那个木箱,仔细看了上面,并没有任何贴过快递单的痕迹。即便时隔五年,但木箱一直被保存得很好。如果真的贴过快递单,一定也会有痕迹。更何况他刚拿到这个木箱时就看过这个木箱,也没有痕迹。再说,什么样的网店会用这样隆重的木箱去包装一个台灯呢?
现在看来,这盏台灯真的不是如陶情依所说的“288块钱”“在网上买的”,可她为什么要骗自己,刘住不得而知。但现在他也不想去纠结这件事,和她相比,他更希望知道更多关于这盏台灯的事。可为了保险起见,他没敢让更多人知道这盏台灯的存在,只能自己独自调查。
查了许久也没有了解到任何有用信息。久而久之,刘住也就慢慢把这件事放下了。毕竟再怎么调查来调查去,无非也就是弄明白这盏台灯是不是古董、值不值钱的问题。可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刘住也不可能把它卖掉,毕竟只有看到它,他才能感到安心。
然而有一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早晨,天还没亮,刘住就醒了。他习惯性坐在桌前,将这盏台灯点亮,并在这熟悉的、令人内心平静的灯光下发了一会呆。几分钟后,他拿出手机想看看时间,结果却发现没有WIFI信号。他正准备检查路由器,却发现本该亮着路由器指示灯的地方一片漆黑。
刘住隐约感到不对劲,但由于刚醒来,还有些迷糊,没意识到是哪儿不对劲。
下一秒,他突然像被闪电击中一般迅速回过神来!他发现家里的所有电器都停止工作了,包括路由器、冰箱、空调、自动感应灯以及各种电器运行指示灯,这意味着已经停电了,而这盏台灯居然……刚意识到这一点,这盏台灯也猝不及防地熄灭了。
此时,屋里一片漆黑。刘住点亮手机屏幕,小心翼翼地找到这盏台灯的灯绳,右手颤颤巍巍地拉了一下,台灯并没有被点亮。
后来刘住了解到,从昨晚23:00开始,他所住的小区就因为供电设施故障而停电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检修完毕并恢复供电。由于他昨晚睡得早,因此根本不知道有停电这回事。而那盏台灯,他十分确信自己不是做梦、也不是幻觉,它就是亮了,又在他意识到停电时,突然熄灭了。
刘住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这件事,但这件事让他更加确信这盏台灯不是普通的台灯。“不普通”并不体现在它的年代和价值,而是体现在发生在它身上那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
刘住回想起这几年来和这盏台灯相处的情形:每一次心里有烦心事时,只要在这盏台灯面前,心情就会平静许多。他一直以为这只是某种心理作用,自己的内心和这盏台灯建立了某种反馈机制,使得他在见到这盏台灯时可以感到安心。究其根本,也只是自己的心理作用,而不是台灯的功劳。
可在这件事发生后,刘住的内心动摇了。他开始怀疑这盏台灯是否真的有某种神奇的魔力。他开始尝试做实验,而实验的结果让他震撼至极。
刘住先是找来几个一模一样的插线板,然后随机将其中几个拆开,把内部的电线全部切断,再将外壳组装好。这样一来,这些插线板虽然外观没区别,但无法使用。可当他将台灯接在这些插线板上时,每一次,台灯都会被点亮。
后来,刘住用其他电器测试了这些插线板,在坏掉的插线板底部做上标记,再和其他的插线板混在一起,再将台灯接上去。他将台灯接在一个插线板上,拉了一下灯绳,台灯亮了。但当他拿起插线板,发现底部有标记的一瞬间,台灯又熄灭了。
再后来,刘住将其中一个正常的插线板做好标记并和其他坏掉的混在一起,将台灯接在这些插线板上一一尝试点亮,都无法点亮。虽然他确信其中有一个插线板一定是好的。
最后,刘住拿起一堆插线板,将台灯接在其中一个上面,用一个纸箱将这些插线板全盖住,然后随机挑选了一个插线板的插头接通电源,并拉动灯绳。就这样反反复复做了许多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只要他相信电源是正确接通的,台灯就会亮;只要他相信没有正确接通,台灯就不会亮。如果台灯亮着,揭开纸箱后发现并没有正确接通,台灯会立刻熄灭;如果台灯没亮,揭开纸箱后发现是正确接通的,台灯会立刻点亮。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刘住从来不敢想象、而又不得不相信的事实——这盏台灯根本不是用灯绳控制点亮和熄灭,而是用意念;而且这盏台灯根本不需要用电,只要使用者坚信它能亮,它就会亮。
知道了这盏台灯的这个秘密后,刘住发现自己已经可以直接用意念控制这盏台灯的亮灭,即在不插电的情况下,只要相信它会亮,它就真的会亮。
这样一来,刘住也有理由相信,台灯能给他带来的平静并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真实的。虽然他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但他知道这一切确实发生了。
刘住慢慢意识到,自己对这盏台灯的了解真的太少了,或者应该说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真的太少了。他不知道这盏台灯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功能、不知道这盏台灯还有其他什么自己不知道的功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像这盏台灯一样神奇的物品。
刘住对这盏台灯以及这盏台灯背后的故事更加好奇了。但他明白,在绝对不能让更多人知道这盏台灯的存在的前提下,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恐怕是没机会弄清楚这件事了。
待将前缘续
这天晚上,刘住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在电脑上搜索一部叫“借生”的电影。醒来后,他坐在电脑前,按照梦境,果然搜到了这样一部电影。
电影的时代背景设定在一百年前的民国时期,主角是一对年轻夫妻。丈夫身患绝症,即将命不久矣,而妻子不离不弃。丈夫不想拖累妻子,于是偷偷离开了妻子。妻子整天寻找丈夫的踪迹,却没有任何结果,整日以泪洗面,日渐憔悴。
丈夫得知妻子的情况,十分不忍,便加入了某个神秘组织。该组织据说有许多邪术可供信徒修炼,其中就有预知未来术、借尸还魂术、逆天改命术等。绝大多数人只当那是幼稚的骗术,但一些身患绝症、走投无路的人却将其视为救命稻草,紧紧抓住。
许多天后,早已憔悴不堪的妻子收到一封信,正是失踪已久的丈夫寄来的。丈夫在信中告诉妻子,见到这封信后,立即去信中提到的一个家具店,买下进店门右侧货柜,从下往上数第三排、从右往左数的第二盏台灯。
妻子确认了那是丈夫的笔迹,便立即振作起来,前往信中提到的那个家具店。
丈夫还在信中告诉妻子,自己加入那个神秘组织后,已经习得了预知未来术。可正当自己学借尸还魂术学到一半时,就因为疾病越发严重,即将一命呜呼了。
因此,丈夫用仅剩的生命做了两件事:选择性预知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发生的一些事;将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这封信中提到的那盏台灯里。之所以选择台灯,是因为以自己目前的水平,能驾驭得了的最高级的物品就是台灯了。
丈夫将在台灯里继续学习借尸还魂术,但由于台灯的级别毕竟不如人身,因此需要修行整整一百年才能成功。也就是说,妻子这辈子都等不到丈夫回来了。但丈夫承诺妻子,这辈子他们已经无缘做夫妻,下辈子、下下辈子,他一定会找到她,和她再续前缘。因为他已经通过预知未来术看到了他们一百年后重新在一起时的甜蜜场景。
丈夫嘱托妻子,一定要好好保管这盏台灯,临死前把它交给值得信任的人。而最值得信任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子女。因此,丈夫劝妻子改嫁,组建一个新家庭,过完这一生。毕竟还这么年轻。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我们一百年后的幸福着想。如果自己没有亲生儿女,那妻子死后,这盏台灯就很可能得不到妥善保管,丈夫的魂魄可能就此烟消云散,两人就再也无法相遇了。
为了避免妻子怀疑,丈夫还特地在信中提到了妻子去家具店的路上会遇到的人和事、会听到的话,都一一应验了。
妻子到了家具店,径直走向丈夫在信中交代的那盏台灯面前,双手轻轻托起,缓缓走向柜台。掌柜的拿起一个木箱,将台灯用红绸子包起来,放进木箱后,交给妻子。妻子付钱后,双手捧着箱子,一步一步,向家的方向走去。电影就这样在妻子的背影中落下了帷幕。
当看到这部电影中的这盏台灯和自己面前这盏台灯一模一样时,刘住就隐约猜到,这部电影讲述的一定就是这盏台灯的来历。可是为什么这盏台灯会到了陶情依手上,陶情依又为什么会把这盏台灯送给他?难道她是电影里那位妻子组建的新家庭的后代?而自己是她觉得值得信任的人?
在平时,刘住一定不会相信这么荒唐离奇的故事,更何况这只是一部电影中的故事。不过他想到,既然是一部电影,那为何不从这部电影入手,去了解一下这部电影幕后的创作故事?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新的线索。
刘住于是问自己的朋友们有没有看过这部叫做“借生”的电影。然而朋友们的回答都是:没有。其中一些人反问他,这部电影是什么时候出的、导演是谁?他一时间也愣住了,便再次搜索这部电影。然而这次,搜索结果中没有任何关于这部电影的信息。但是自己那天明明搜到了、也看到了那部电影,而现在确实搜不到关于这部电影的任何信息。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刘住的内心已经完全相信,那个只有他一个人看过的所谓电影,根本不是什么电影,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这盏台灯就是电影中的那盏台灯,也就是说,电影中的那位丈夫此时也许正在这盏台灯中……
这是这盏台灯第一次让刘住感受到恐惧,这种恐惧远远超过了此前他对这盏台灯的好奇。他多么希望自己从不曾见过这盏台灯、不曾知道这盏台灯的神奇,他多么希望这盏台灯在他眼前彻底消失。
正想到此处,眼前的台灯突然发出强光。刘住赶忙闭上双眼,并用双手遮挡、连忙后退。可这无敌的强光还是让他的眼前一片炫目的白光。但很快,白光消失了。刘住小心翼翼地睁开眼,发现眼前一片漆黑,应该是强光导致的暂时性失明。一段时间后,他渐渐能看清周围的一切时,猛然发现,那盏台灯居然真的消失了!
未完待续。
很长的故事啊
感觉这是一个
用爱发电的台灯
的故事。
这盏台灯为什么会这样,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大概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主人公精神错乱,幻想出这盏台灯有这种神奇的功能;
另一种是这盏台灯确实有某种尚不能被人们理解的技术或魔力。
至于后面怎么写,我还没想好。
哪个难度大,就写哪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