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的一段工作经历

1942 8

2016-2017年,我在某电商平台的成都仓库里做耗材管理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包装耗材(如纸箱、胶带、充气袋、PE膜、PE袋、打印纸等)的接收、整理、盘点、质量检测等。其他的都没什么好说的,每日盘点这件事倒是有点意思。

每日盘点,即每天下班后(或上班前)统计仓库内各种耗材剩余数量,以便于安排采购。同时,根据上一日盘点数量以及当日收到数量,还可计算出当日耗材使用量,以便于计算当日包装物料成本。

耗材消耗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仓库当日的发货情况:发货量越大,耗材消耗量越大。纸箱和胶带的消耗量往往最能反映当日发货情况。纸箱一共有1-7号共七种大小,1为最大、7为最小,4、5号箱总是消耗得最多。另外还有大量的回收纸箱可以用,回收箱不计入统计数据。如果当日的玻璃瓶装商品或其他易碎物品发货量较大,那么对应的充气袋、气泡膜等用于填充保护的耗材就消耗较多;如果袋装粉末、塑料瓶装液体、小件商品发货较多,,那么对应的PE袋、PE膜就会消耗较多。

纸质耗材盘点表

由于耗材种类和数量多、存放位置分散、仓库面积大,为了能尽早下班,我通常会在包装线下班前约半个小时将不可直接取用区域的耗材数量统计出来,再将可直接取用区域的耗材统计好后坐在旁边等着,如果有人领用,就从这部分数据里减去相应数量,如果有人归还,就在这部分数据里加上相应数量。这样,他们下班的同时,我的盘点数据也出来了。最后,只要通过(上一日耗材库存量+当日耗材入库量-当日耗材库存量=今日耗材使用量)这个公式算出的当日耗材使用量没什么异常即可。如果数据不正常,那么就可能需要重新数一遍了。

做久了之后,我甚至能根据当天的单量、系统判箱情况、发货情况以及其他因素预估出当日的耗材使用量,再通过(上一日耗材库存量+当日耗材入库量-预估的当日耗材使用量=预估的当日耗材库存量)这个公式计算出预估的当日耗材库存量,然后带着这个结果去盘点。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错,因为如果盘点出来的数据和预估的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那很可能有问题,则我会立刻重数一遍,而不必等到最后。

电子版耗材盘点表(手机截图)

有了这样一个“实时纠错”工具后,我开始进一步优化盘点流程。不可直接取用区的耗材几乎没人动,所以用不着每天数一遍。我数好一遍后,拍下照片,标注好图上所出现的耗材数量并用A4纸打印出来。这样,下次去只需要对比一下和图片上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直接将上面的数据拿来用。久而久之,直到那张打印照片的A4纸都掉色了,那里的耗材也一直没变动过。

再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节省成本,仓库要求包装员多用回收箱,少用定制的纸箱。因为回收箱不要钱,而定制的纸箱平均两块钱左右一个。这时候,盘点就不能仅追求数据正确了。如果纸箱使用量太大,会引起主管、仓经理的注意,问我们:“你盘点的数据准确吗?”“为什么回收箱使用率这么低?”

然而,回收纸箱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洗化用品包装箱只能用来装不含食品以及母婴用品的包裹;较大的、外形不规则的包装箱有时候很难遇到同样外形不规则的商品。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很多包装员为了提高包装效率,都不愿意用回收箱。因为他们对定制的纸箱大小非常熟悉,看一眼就大概知道该用几号,而回收箱的大小有时候还得把东西装进去试试才知道合不合适。不过有时候,回收箱会比较受欢迎,因为回收箱质量通常较好,适合用来装一些比较重的商品,比如大米、食用油等。每当有此类促销活动时,回收箱总是用得特别多。

和领导讲道理,无论输赢,吃亏的都是自己。于是,为了让盘点的数据更符合领导的喜好,我和同岗同事商量了一下:如果盘点得出的数据显示当日的定制纸箱消耗量偏大,就把数据稍微“美化”一下,将当日纸箱用量控制在某个特定数值以下,再把没被计入的这部分数据分摊到未来的几天。

电子版耗材盘点表(电脑屏幕拍照)

这个“特定数值”可以根据发货箱数来调整。比如当天的发货箱数为25650箱,盘点出来的定制纸箱实际消耗量为24380,根据公式[(实际发货箱数-定制纸箱消耗量)÷实际发货箱数=回收箱使用率]可知实际回收箱使用率约为5%,而领导的要求是要达到10%,也就是说,盘点所得的定制纸箱消耗量不能高于23085(也不能正好等于这个数,不然就太假了)。实际上,只要不差太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可以写作23380,这样一来,回收箱的使用率就有9%左右了。后面几天,督促包装员们多使用回收箱,把实际回收箱使用率提上去。比如将实际回收箱使用率提高到15%时,再把这虚报的1000个加上去,使其回到10%左右。

也有连续好几天的回收箱使用率都上不去的时候,那也只能虚报数据,等实际回收箱使用率提上去时,再把之前“欠下的债”分摊在这些数据上,装作一切正常。

这样一来,数据就好看多了。尽管这些数据并不反映每天的实际情况,但从长期看,并没什么不妥。因为他们要的是正常的、合理的数据,而不是准确的、真实的数据。更何况,只要有这样一份数据,领导不过问,员工不挨批,没人会去怀疑实际情况。这就够了,皆大欢喜,不是吗?

Soulizer

Soulizer

本站站长、科幻爱好者、IT 考古学家、农村来的、没上过大学、不会玩游戏、九五后。

8条评论

  1. “因为他们要的是正常的、合理的数据,而不是准确的、真实的数据。更何况,只要有这样一份数据,领导不过问,员工不挨批,没人会去怀疑实际情况。”现在的疫情数据估计也是这样

    1. 可不敢瞎说啊,我只是回忆了一下五年前的工作经历,绝对没有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成分啊。要永远相信党和国家,相信政府伟大、光荣、正确的防疫决策和手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

  2. 当老板看到最后会有何感想

  3. 这个算用好报表的一个工作案例?^_^

    1. 我只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就让大家都能开开心心地工作,岂不美哉?

  4. 领导不过问,员工不挨批,没人会去怀疑实际情况。这就够了,皆大欢喜真好

发表回复